《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发文综述
2015年《研究生教育研究》共发表文章112篇,研究主题分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招生与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比较等,研究内容以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为重点,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队伍以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为主,“985工程”大学是高发文机构。
一、 研究主题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的研究主题分布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比较、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等其他,共六个方面。在总量上,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主题有34篇,占比30%,成为研究热点,反映出学者对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过程中现状与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完善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的探索。
表1 发文主题分布
主题 |
篇数 |
百分比 |
招生与培养 |
34 |
30% |
改革与发展 |
26 |
23% |
专业学位教育 |
16 |
14% |
国际比较 |
13 |
12% |
思政教育、就业等 |
13 |
12% |
质量保障与评估 |
10 |
9% |
总数 |
112 |
|
二、 研究内容
2015年《研究生教育研究》开设了特稿栏目,邀请了国内著名高校领导或领域内知名专家撰稿,其分别就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常态下的工程硕士教育发展、教育的本质和责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引领着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共识的形成和未来的方向(王战军;龚克;杨斌;谢和平;万立骏;赵沁平)[1][2][3][4][5][6]。其他研究内容综述如下:
1、 从改革与发展方面来看,主要关注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学科建设及国际化。
通过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思索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及变化,剖析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问题与规律,以制度改革、学科建设与国际化发展为着眼点,为我国科研机构与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创新、协调发展上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
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面临规模上外延式扩张、培养类型以学术型为主、以政府主导的行政化倾向、地方高校投入不足等困境,亟需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反思与完善。我国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转型期,要树立“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协调发展机制,构建以提升能力为主的培养模式,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乔刚、王学普、李芬,2015)[2];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条块化、培养机制市场化和质量保障间接化,进行全面改革(王征、蒋笑莉,2015)[5]。
在完善地方高校制度建设上,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较为突出,要深化导师制度改革,优化成本分担机制,充分发挥奖助体系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突出改革的分类指导,加速推进改革的纵深化(赵军、曾晓丽,2015)[3]。同时,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保障体系等不断探索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房正宏、牛向阳,2015)[3]。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博士点评审政策,借助各种项目平台支持和助推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点的发展;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点发展走提升质量的内涵建设之路(许日华,2015)[5]。
在创新模式上,上海市5所高校创新了适合国情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医学教育结构优化和学制学位调整的改革方向,同时也引领了其他领域专业学位教育模式改革(汪玲、贾金忠、段丽萍,2015)[3]。另外,为弥补学位制度空白,推进分类培养,构想设置应用学位类型(张朋召,2015)[5]。在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上,通过测度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发展协调度(王子晨、戚巍、吴丹丹,2015)[2],以及运用教育基尼系数评测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白丽新、彭莉君,2015)[3],来尝试建立资源共享和协调机制,统筹地区均衡发展。
学科建设承载着大学基本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做好学科建设规划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保障。然而目前高校学科建设面临项目碎片化、专业固化等问题,高校应按学科引领、统筹集成、改革驱动、管理创新的思路进行系统设计,按学科引领、分层建设,统筹规划、项目集成,体制改革、管理创新,试点改革、逐步推进的具体路径予以推进(梁传杰,2015)[5]。对于理工科大学学科结构发展问题,要通过理学学科带动学科全面发展,以工为主,多学科交叉发展(双勇强、丁雪梅,2015)[6]。同时,注重培养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领导型教师”,重视学科文化(郑友训、黄金煜,2015)[5],推进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引育青年领军人才,组建优势学科群(刘国瑜,2015)[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实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战略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彰显高校科研软实力的迫切要求。高校应将国际化培养贯穿到日常活动的多视角,重视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扩展国际化交流形式,以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国际交往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研究生人才(初旭新、宗刚,2015)[5]。
2、从招生与培养方面来看,主要关注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和在职研究生招生现象,以及学术不端、创新能力、课程质量、联合培养等研究生培养问题。
在招生上,认为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体现了博士生培养精英化教育的要求,并为博士生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提供了导向(赵红军、陈薇、陈谦明,2015)[5]。但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不够完整、考核程序趋于功利化等问题,所以要完善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准入条件,合理约束导师的自主招生权,搭建博士招考的申诉与监督平台(吴迪,2015)[4]。同时,对于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招录和缩减“在职博士”招生现象,建议充分发挥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调控和行业性评估的作用,给予办学单位更多自主权,建立全日制和在职攻读分类指导与管理的模式(王健,2015)[1]。
在培养上,学者重点关注博士生教育面临培养质量和就业期望的困境,学位论文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频现,创新能力缺乏、难以突破传统思维,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从内涵、外延理解上以及方法论层面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本质上的反思与定位,以此指导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过程的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其分类标准,全面衡量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梁传杰、毕姗姗,2015;杜丽丽、方平,2015)[1][2]。
处于学历教育顶端的博士生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诉求,但在知识转型背景下博士生教育面临规模急剧增大但质量未能提升、就业期望难以实现的困境,提出适当调控博士生培养速度,保持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调整博士生培养方案,注重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推动高校与企业界的合作,拓宽博士生非学术职业路径(刘泽文、罗英姿,2015)[3]。同时,国内综合性大学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日渐凸显,在管理机制上应实施分类管理,区别化对待;形成责任分担机制,畅通分流渠道,实施综合管理,优化招生结构,保证生源质量,最终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杨虎,2015)[6]。
对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有学者从制度和手段上提出相应建议。正确认识和评价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合理修正研究生论文发表制度,积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条件,研究生要树立学术自信,保持适度的张力(叶继红,2015)[3]。认识到学位论文“查重”的有限作用,要尊重科学规律,合理有度使用技术手段,以人为主鉴别,建章立制,尊崇学术规范的文化建设(卢威,2015)[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与关键。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面临三大障碍:安于“确定性知识”,依赖“维持性学习”,习惯“被动实践”(徐凯、徐洁、王宏刚,2015)[6]。基于自组织理论探讨研究生创新思维生成与培养的机制(朱浩,2015)[4],认为组织创新气氛会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和知识分享产生促进作用(解志韬,2015)[5]。以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为视角,赋予研究生创新能力更高的历史使命,研究生要学会适应角色转型——从科研参与者提升为创新型经济社会建设者,从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教育模式、协同创新联合培养模式、素质教育工程体系模式改革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贺小桐、汤书昆,2015)[5]。
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要提供更多专业实习实践机会,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拓展课程深度和广度,解决课程重复问题(杨娟、刘子瑜、金帷,2015)[5]。构建开放、高效的信息资源体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增强学生使用信息终端特别是手机的健康意识等(尹松涛、黄雪飞,2015)[6]。建立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质量作出全面、客观、有效的评价(徐明生、刘劲松、谌玲,2015)[2]。
对于联合培养合作动力不足,校所文化冲突对其带来消极影响的现状,要加强战略协同,从战略联盟的视角打造研究生联合培养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培养合作、协作、协同联盟,联合培养单位应对其联盟类型做出准确定位并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刘贤伟、马永红,2015)[2]。从结构、制度和学科等方面进行融合,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协同培养和科技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蒋林浩、何烽、郑娟,2015)[4]。
3、从质量保障与评估方面来看,主要关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位点自我评估和学科评价。
加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成为战略转型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基于行业、学科自身特色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重点从培养精深和自我发展角度为特色型大学及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视角(陈益刚、卓志、白宇、刘思涓,2015;英爽、康君、甄良,2015)[3][4]。
加强学位点自我评估是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评估过程中的标准遵循、自律性和运行机制等突出问题,应在“科学专业、独立公正、市场定位”的原则上,从管理政策、校内培养、实践环节以及毕业反馈等四个方面搭建框架,不断完善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张杰、刘立,2015)[2]。强调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要推进两方面改革,一是改革自我评估体系,构建具有内外多维视角的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加强过程性评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搭建学位点综合评估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学位点建设过程的全面管理。(朱明、杨晓江,2015)[3]
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质量评价是衡量高校学科水平、保障学科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学者通过创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分别基于属性识别理论构建评估模型(陈伟、李金龙、方俊,2015)[2],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我国的学科分布状况进行可视化展示(刘成竹、党永杰,2015)[2],基于h指数和w指数获取学科精确排名以描述目前中国工商学科的基本发展态势(魏项健、吴强,2015)[4],从而为我国学科质量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方法借鉴,有助于直观、准确地了解我国学科布局整体状况,为进一步实施教育质量评估改革提供依据。
4、从专业学位教育方面来看,主要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与评价、实践能力、导师制以及特色领域的专业学位教育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定位与评价上,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定位于倾向“职业场域”,奉行学习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培养方案要具有职业导向性与多学科跨度,建立学术与职业的共同评价机制(李成明、王晓阳,2015)[1];并通过构建完整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丰富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评价的理论知识,促进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规范发展及其质量的持续改进(胡恩华、陈沛然、顾桂芳,2015)[1]。
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硕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均从雇主角度出发,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雇佣性开发经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有针对性地改进研究生的可雇佣能力(曾红权,2015)[1];重点强调信息处理和学习能力、沟通和应用能力,加强培养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和导师队伍的遴选与培训,积极推进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建设(彭说龙、缪文财,2015)[4];借鉴美国雇主参与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评价的方式,探索“基于工作的学习”新模式(项炳池,2015)[5],从而尽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的专有模式,对于专业学位而言,现有的导师制普遍存在导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不能满足专业与职业对接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等问题。因此,要实行“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的双导师制,采取“双向互动、多方交流”的指导形式(王焱、董增川、刘平雷、周林,2015)[6];构建校内跨专业、校外跨行业企业的校企联合导师团队,以及以导师团队为单位实施招生录取、制定培养方案、指导论文撰写的集体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向诚、张云怀、王东红、郭瑜,2015)[1]。
对于特色领域的专业学位教育,工程硕士、教育硕士、免费师范生、药学硕士等是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主要通过案例与问卷等调研方法来探讨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对策,以期有效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从研究生教育国际比较方面来看,主要是对海外著名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等方面进行经验借鉴。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海外著名高校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普林斯顿大学的卓越成就得益于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模式——坚持“求精不求全”,开放的招生政策、丰厚的经费资助、多重的指导方式、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严格的评价制度等是其显著特点(陈新忠、李芳芳,2015)[1]。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在人才选拔、教学与研究、管理与评价、资助与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表现出高度的兼容性和耦合性。其法学院研究生培养实践证明,关注科研潜质的综合能力选拔、精英化的培养目标、交叉多元的课程体系、制度化的科研训练、激励优秀与卓越的资助政策等是其成功的核心要素(陈静漪、任维燕,2015)[2]。台北科技大学在“技术导向”博士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显现出与“学术导向”博士培养不同的特征:兼具学术研究能力、实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依托产学合作、注重学生实践经验与管理素质的培养方式,严格并具有应用导向的培养标准,学术与技术双重体现的毕业论文答辩等(王莉方,2015)[3]。
在博士生考核上,哈佛大学不同专业博士生中期考核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历史、数学、地球和行星专业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分别采用综合考试、资格考试、资格口试的方式建立了高效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蔡军、汪霞,2015)[3]。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英国工业博士中心承担着培养工程博士、促进协同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等三大功能,其运作模式对我国工程博士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的工程博士培养需要多维主体的协同互动,通过专门组织的协调统筹构建协同互动平台(王梅、王丽苹,2015)[6]。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上,通过对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美国在线研究生课程的质量评估、日本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的经验介绍,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6、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等其他主题上,发表文章较少,但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也不容忽视。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研究生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媒体视阙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研究生评价程度不高、内容缺乏导向性、活动参与面不大、传统方法仍占据主流、教育工作者新媒体技术水平不高等不足,要从体制机制、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教育队伍等五维度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范涛、梁传杰、李志强,2015)[6]。通过构建“联动互补”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完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机制(徐刚、陈勇,2015)[5]。另外,基于党对高校研究生的较高信仰吸引力,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党信教育,促进情感投入、激发信仰激情、营造情感氛围(陈大勇、刘清才、冯佳文,2015)[2]。
在研究生心理教育上,以爱国精神、集体观念、公共意识和政治参与四个维度构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内涵(潘琪、史冬波、蓝煜昕,2015)[4];通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情怀”,树立“人事合一”的核心理念——用心做人和潜心治学来塑造其精英品质(薛栋,2015)[4]。
伴随当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扩招和就业压力攀升,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其就业能力迫在眉捷。社会和高校应提高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全程化、个性化的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薛云云、朱建征,2015)[3]。加大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善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区分,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设置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教学和实习实践,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张文玺、樊晓志、陈一远,2015)[6]。另外,对于海归潮对国内研究生就业的影响,国家要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和就业结构、大力支持自主创业、重视留学教育,加强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力等,助力解决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难和就业流向失衡问题(陈鹏,2015)[1]。
除此之外,关于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这一类研究生培养主体的文章较少。同济大学从畅通研究生教育政策规定传递渠道的角度,改进与完善了研究生导师互动交流系统,使得导师可以通过平台便捷掌握政策动向、交流培养经验,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率(李兰、李庆,2015)[2]。同时,也要充分认识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内涵和重要作用,并促使其走职业化、专业化、学术化的职业路径,才能帮助研究生辅导员突破“角色尴尬”的境地,取得职业身份的认同和成功(陈晓梅,2015)[3]。
三、 研究方法
在2015年期刊发表的所有文章中,有61篇采用了文献综述、理论思辨、经验总结与比较、德尔菲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另外,有51篇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有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20篇,以个案分析为主的案例研究15篇,文献统计方法9篇,主要通过在高校学生或老师中进行问卷调查、借鉴典型高校研究生培养经验进行个案研究等,探索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
四、 研究队伍
第一作者身份以校所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为主,共96篇,占比85%,研究生作者较少;第一作者单位以“985工程”大学居多,共56篇,占比50%,“211工程”大学作者30篇,占比约27%;第一作者所在区域覆盖全国,共分布在全国68家单位,其中以华东地区居多,共47篇,占比42%。可见,总体来说,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多来自于一线管理、教研人员,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且“985工程”大学为高发文机构,说明发文作者水平较高,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五、 问题和展望
纵观全年发文,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第一,在研究内容上:1、一些文章观点缺少新意,论述深度不足;2、统计图表、数据较多,但结论显而易见,缺少实际参考价值;3、对于个别单位的经验介绍和总结,没有普遍意义。第二,在研究方法上,不少文章均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但以文献法、经验法、比较法等为主的定性研究仍偏多,实证研究方法较少。因此,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需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寻找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论题,注重思想上的创新性、前沿性,分析力求深入、透彻;同时,需要拓展资料收集渠道和手段,通过研究方法的日趋丰富和完善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以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和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
在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走一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破解当前研究生教育困境的根本策略。因此,围绕提高培养质量、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对研究生教育改革、招生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仍将是未来研究热点,质量保障体系与学科评估建设也将是学者们探讨的主要问题。
期刊编辑部(执笔人:胡元蛟)